回新聞公告
你知道最好的有機米的好處與製作嗎
[ 2012/5/16 下午 07:53:15 ]

 

 

你知道美濃故鄉米最好的有機米的好處

人們吃的飯量減少,但既然要吃、就要吃「好飯」,有機米飯是好飯的基本條件之一。在飲食健康、安全的前提下,有機農業正逐漸發展中,現在只要冠上「有機」兩字,似乎都代表「貴」,如果預算有限,只夠購買一部分的有機產品的話,有機米當然該是優先選擇,因為日常用餐,蔬菜可以不斷替換,但不行,不管吃什麼菜都要搭飯,米中殘留的農藥就如同慢性毒藥不斷在體內累積。

吃有機 保留台灣淨土  肥培管理是水稻栽培重要的一環,而有機栽培的肥培管理最主要是以施用有機肥料替代化學肥料,但有機肥料施用不當往往會造成水稻生育不良的現象,如有機肥料施用量不足,水稻會出現營養缺乏的徵狀,尤其是缺氮,水稻葉片因葉綠素含量低而變黃,葉狹小,分蘗少,植株矮小,生育衰弱,產量減低,而若有機肥料施用量過多,水稻會出現營養過剩的徵狀,尤其是氮肥量太高,水稻葉片因葉綠素含量高而變濃綠,但莖葉與枝梗軟弱,易得稻熱病,青米多,產量及品質降低。
    因此,適當的肥培管理,是水稻有機栽培成功的要件之一。另外,水稻有機栽培之肥培管理,可以避免土壤鹽分的累積及硬化的現象發生,增加土壤團粒構造、土壤通氣性、土壤保肥力與保水力、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緩衝力,使土壤在良好的團粒構造下,成為各種養分的貯藏庫,各種養分可循環利用,提高施肥效果,減少土壤沖蝕作用。
    換句話說,水稻有機栽培之肥培管理,應注意有機肥料的正確使用,藉以達到土壤養分與能源的循環 ,而自然生態系裏,有機物的分解還原需靠微生物的作用,藉以淨化土壤,培育健康土壤,以期發揮最大生產 功能。

二、土壤特性之診斷

  土壤影響水稻生長之特性包括酸鹼度、質地、排水性、硬盤、有機質含量 、有效性養分含量、土壤厚度、坡度等等,應先予調查診斷,並對其特性予以調整土壤管理方法,而不應僅曉得如何使用肥料,否則不易收到效果。如以酸鹼度來說,水稻需要酸鹼度值 5.0~7.0 情況下生長才會良好,如無法到達此一範圍,則可施用石灰資材予以調整,如此一來,不但可以使施用肥料發揮效果,同時在此環境下水稻生長正常,病害特別是土壤衍生性的也顯著的減少,而若不調整酸鹼度,僅注重三要素肥料,則很難達到肥培的效果。

三、選擇肥料種類及其施用量 :包括畜牧廢棄物、工業廢棄物與副產品之利用等有機物。

1、畜牧廢棄物:

牛糞:
牛糞之無機養分因所吃飼料不同而有所差別,精飼料較青飼料為高,牛糞之碳素含量低,每公頃施用 10~12 公噸為水稻生育中、後期氮及鉀之來源。

豬糞:
豬糞中之氮大都為有機氮,需經礦化作用而成為無機氮如銨態氮及硝酸氮才為水稻吸收,由於其碳氮比大約在 8.4,因此礦質化作用進行相當容易,每公頃施用
8~10 公噸,分解供肥速度中等,可供水稻生育中、後期所需養分吸收之用。

雞糞:
雞糞含氮、磷酐、氧化鉀很高, 直接施用較不妥當,如能調節三要素比例,並混合加工製造成較緩效性之有機肥料,對水稻之生長將較為有利 ,每公頃施用 4~5 公噸,為水稻生育早、中期三要素主要之來源。

2、工業廢棄物與副產品之利用:

矽酸爐渣:
矽酸主要可改善水稻的葉片形態,以增進光合成效率,促進缺磷土壤中磷的吸收及植物體內 磷的轉移,增強稻根氧化力以減輕有機酸、硫化氫之害,土壤有效性矽含量低於 40 ppm之農田,每公頃施用 2~3 公噸,因其含氧化矽 23 %,氧化鈣 37 %,可提供水稻植株所需之鈣及矽元素,使葉片直立,提高光合作用率,增強稻株抗倒伏性與對稻熱病、白葉枯病之抗性。

油粕類:
油粕類富含有機 質及氮素,並含磷酐、氧化鉀及各種微量元素,一般含有機質 75~85 %,氮 2~7 %,磷酐 1~3 %,氧化鉀 1~2 %,為一 種速效性有機肥料,每公頃施用 300~500 公斤,可提供水稻基肥使用或與其他含木質纖維之有機資材,經堆積醱酵後作成有機肥料施用。

穀殼:
穀殼為碾米工廠副產品,含矽量甚豐,二氧化矽含量 15~19 %,每公頃施用 15~30 公噸於稻田中 ,不僅可疏鬆土壤,改善土壤物理性,有利於根系發育,更可增加稻體矽含量,以提高水稻之產量。

酒廠廢渣:

酒廠廢渣之無機養分含量都相當高,經堆積醱酵即能成為良 好的有機肥料,如宜蘭酒廠之酒糟泥含氮 1.5 %,每公頃施用 8~10 公噸對水稻有增產之效果。

四、肥料施用時期及比例

有機肥料施用時期及比例,基肥為 80 %,追肥為 20 %;矽酸爐渣施用時期及比例,全量當基肥,且施用後間隔 1~2 年後再施用。

五、掩埋稻草

前作水稻收穫時,在聯合收穫機上附掛斬草設備,將稻草剪切成 6~9 公分, 均勻撒施在田間(估計稻草約有 4~5 公噸/公頃),曝曬 2~3 天後,在旱田狀態,再以迴轉犁拌入土中,以增加土壤有機質。

六、種植綠肥

利用稻田休閒期間種植綠肥作物為最經濟有效的土壤肥培管理,在一期作收穫後種植田菁,二期作收穫後種植豆科綠肥(青皮豆、烏豆、紫雲英)或油菜。大部分綠肥作物可與土壤微生 物共生,固定空氣中游離氮素,掩埋時之碳氮比又低,是一種具相當潛在效率之氮源,為符合水稻有機栽培經營之優良資材。

不過,有機米就一定好吃嗎?那可不一定。有機米可能因為栽種過程中不使用農藥或化學肥料,而使得質與量都受到侷限,有機米比賽與良質米競賽會分開舉辦,也是因為先天條件不一樣。

但有機米是相對較「乾淨」的,有機米是生長在水質、土壤沒

有受到汙染的環境裡耕種的稻米,生長的各個環節都不使用化學肥料、農藥與生長調節劑等,直到收割,確保包括:碾製、包裝都在單一管道中進行。

有機米雖然貴,但也不見得是最貴的,一般白米也會因米種、參賽、用途等原因,從每公斤600到1,000元不等,是有機米的六到十倍。

吃有機米的好處不僅是無農藥殘留,還能讓農民提高收益,且保障生活環境與品質,每多十人選擇有機米,就多一位農民投入有機米的行列,也就為台灣多出一塊淨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