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[
2017/5/10 下午 02:16:01 ] |
|
By 高敬原 Date:04 / 30 / 2017
![]() 「不要那麼常做直播,因為能量會被消耗完,『梗』是需要能量的」這是藝人黃子佼在做Yahoo TV 線上直播節目《佼心食堂》,私底下跟Yahoo TV副總經理邱瀅憓分享的心得。 Me世代期待被獎賞,「直播只是元素,還必須搭配社群!」Yahoo看好線上直播趨勢,去年夏天正式推出Yahoo TV線上影音直播平台,「這個時代,數據很重要。」邱瀅憓在「2017未來商務展」中分享;她認為,直播的觀眾是所謂「Me世代」,特點是重視自我、期待隨時可以被獎賞,「Me世代很需要被肯定,害怕漏掉訊息,因此每天平均都花3.3個小時在滑手機,比起其他世代明顯多出許多,非常黏手機。」邱瀅憓說。 ![]() 資訊多元、網紅當道的年代,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意見領袖,散佈在有著各自信仰價值的同溫層中;Yahoo TV的直播節目中每天晚上都有來自不同族群、世代的意見領袖,在直播節目中討論時事,「透過不同意見領袖,跨同溫層溝通。」正是這一系列直播節目想做的事情。 「2019年有70%的流量都會來自影音內容,我們現在必須快速轉換到影音上。」Yahoo TV將所有的影音內容都聚集起來放在首頁及App上,看到Me世代需要被肯定的存在感,邱瀅憓認為「直播只是元素,還必須搭配社群才行!」 直播結合電商,跳脫傳統作法用社群溝通做為另類商業模式,「Y小編」就成了直播節目中的靈魂,「每一場直播小編都很忙的,除了要具備不同領域的知識,還要不停地回復網友留言,才能創造互動讓觀眾有參與感」邱瀅憓說,有52%收看直播的觀眾都是為了「參與感」而看;為了誘發參與感,邱瀅憓舉例,「先前在苗博雅主持的節目中,就利用社群號召讓觀眾按讚,如果讚數到達一定數量,就讓當天來賓四叉貓跟苗博雅公主抱,當天直播就收到了10萬的按讚數。」 Yahoo TV也觀察到電競文化的崛起,邱瀅憓分享了一項有趣的數據,「在電競直播平台Twitch上,台灣收看直播排名第五,若以城市來看,台北市居觀看人數之冠!」未來Yahoo TV的直播內容也計畫加入電競項目;同時一邊透過直播結合電商,跳脫過去傳統作法,要在直播同時鼓勵觀眾購買商品,藉此產生黏著度,「我看到日本Abema TV開台,他們提供網紅攝影棚場地,讓他們在裡面介紹商品,跟社群結合來推向電商,就是很好的例子。」邱瀅憓說。 傳統媒體如何用直播跟新媒體當朋友?過去做傳統圖文報導的東森新聞,近年看準數位浪潮成立「東森新聞雲」,要讓傳統媒體透過「直播新經濟」跟新媒體結合。 「我們不是純新聞網站,我們是社群新聞網。」東森新聞雲數位內容發展部副總經理嚴濰秜說。目前透過內容分眾,東森新聞雲旗下已經有24個粉絲團,總粉絲人數達到1200萬,;「傳統電視廣告跟數位廣告的黃金交叉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快來到。」她說道。近年電視廣告數量下滑,讓許多廣告主紛紛增加在數位廣告上的投資;2016年11月開始,東森新聞雲啟動直播節目製作,讓傳統媒體加上網路做「融媒體」。 東森新聞雲內容相當多元,從新聞到戲劇通通都有,除了新聞內容,未來更想做影音內容平台;現在新聞雲一周已經有20小時的直播內容,且未來打算繼續增加,「我們現在的影音量已經超過傳統電視台。」「先吃飽,再打仗就是我們的策略。」嚴濰秜說。 ![]() 不認輸的實驗,直播平台沒有固定商業模式從2015年開始產製影音內容的東森新聞雲,目前已經擁有很大的自製內容產量,積極地透過網路社群力量做擴散,「台灣付費訂閱時代還沒有到,因此現在我們很多直播節目中都有中插廣告」嚴濰秜談到,「我們還積極發展許多線上線下的活動,像是最近我們的寵物雲就有限下的寵物見面會」,嚴濰秜認為,綜合型網路直播平台並沒有固定的商業模式,「我們要跟to c當朋友,只要你的to c願意接受,這就是你的商業模式。」 未來的東森新聞雲積極想打開各種可能,包括發展訂戶制度等等,期待跟所有新媒體朋友建立所謂「小太陽聯盟」;「從傳統媒體到數位產業,是一場場不認輸的實驗」嚴濰秜這麼說。 全民直播時代,17直播創辦人黃立成怎麼看?「現在全民直播的時代,直播就是最新的媒體。」談到手機直播平台,多數人應該會立刻想到17直播,創辦人黃立成用台語、國語、英文三聲道夾雜的方式俏皮的開場,「17是台灣第一的直播平台,重點就是『直播』!」黃立成笑著說。 不久前投資新台幣10億元給17直播的新加坡交友軟體Paktor宣佈,將從即日起共組新公司「M17 Entertainment」,會以母集團角色幫助旗下這兩家公司繼續發展,維持在亞洲社交娛樂圈的領先地位。 ![]() 從素人到網紅,直播是許多人選擇的管道,黃立成說,「大部分的人都還沒嘗試過直播,這是一個很新的東西,除非你之前是主播之類的,才有可能會接觸到直播。」;直播的重點是內容跟互動,有越來越多名人為了走在趨勢前端轉戰直播,用全新的形式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,「很多有名藝人都有玩直播,但他們是上一輩的人,很多大牌藝人不玩直播的, 因為他們已經有自己的品牌,所以你不能隨時看到他,直播功能是要讓你紅,所以對大牌藝人可能不適用」黃立成這麼觀察。 直播就是一種表演,結合「主題」、「粉絲互動」、「線下活動」等元素,黃立成認為,行動直播「你就是一切」,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導演、編劇、燈光師,所有的細節都可以通通自己來,「直播的魅力就是,你可以自己就是康熙來了。」17直播過去也曾嘗試跟不同平台合作,「你不能電視的思考去做直播,直播的關鍵字就是真實、親切,好像在看自己的朋友,一切很真實。」 有沒有可能直播變成像微信這樣的平台?為什麼要做直播?「除了出名,大家都想要錢阿!」黃立成說認為,廣告不會不見,只是轉換地方,17平台上的主播透過禮物分潤獲利,「現在要紅、賺錢,最好的是做直播,因為投資報酬率最高。」 「Content is king」,目前17直播的商業模式 70%是內容、30%是平台,黃立成分享個人特色、內容豐富度豐富度相當重要,因為直播基本上就是一個內容站;面對各家直播平台興起,黃立成覺得17很大的優勢是因為在台灣,「我們內容是講國語,有華人的平台在文化、親切、內容上都贏」;此外,17直播現在還提供唱歌、跳舞、學樂器等教學,甚至幫助網紅出單曲,17平台也正在邊走邊摸索,「有沒有可能直播變成像微信這樣的平台,讓你以後交朋友也可以用直播的方式?」影像當道的時代,或許直播概念正默默掀起一場改變你我交流的革命。 本文轉自數位時代,作者為高敬原。 |